“别以为孩子们太小,他们什么都不懂”
欢 迎 到 新 浪 微 博
@ 李 雪 爱 与 自 由
与 李 雪 评 论 互 动
文 | 李雪
01
悲伤厌食的新生儿
法国精神分析师多尔多,是个传奇人物。她会给儿童做精神分析治疗,甚至是婴儿。
她给婴儿做精神分析治疗,并非是她通晓“婴语”,她直接对婴儿说标准的精神分析语言,和对成年人一样。
一个出生十五天的新生儿,得了进食障碍,不肯吃母乳。母亲的乳头靠近,孩子就把脸扭过去。结果比刚出生时体重还轻。
多尔多认为,孩子的一切“问题行为”都是家庭中未解决的关系问题。于是她向孩子母亲了解家庭情况:孩子母亲的妈妈去世了,所以她不能像之前一样帮助照顾新生儿,家里另外两个孩子又在生病,母亲很是焦虑。
于是多尔多医生对新生儿进行了精神分析,她告诉新生儿:
在你出生前,一切条件都是很有利于你的出生。可是当你出生后,一些情况变了,你的妈妈失去了她的妈妈,你的小姐妹和小哥哥,又在生病。
你不吃东西,是不是在替你的妈妈表达悲伤,好像你想回到妈妈肚子里去,回到出生前,就能让事情都变好?
事实是,你已经出生了,妈妈丰盛的乳汁等着你,你一哭,妈妈的乳汁就更多了,这是你和妈妈之间特殊的链接带来的。你要长大,完成你的人生,之后才能跟外婆相聚。
然后,她还对新生儿说:如果你听懂了,就把头转向我,让你妈妈知道你是个多么聪明的孩子。
然后,这个虚弱的新生儿就努力把头转向了医生。
做完这个治疗,妈妈带宝宝回家去,哺育就一切正常了。家里另外两个孩子状态也随之好了起来。
02
一个两岁多的孩子,出生就被遗弃到抚育院,他经常呕吐,全身湿疹,浑身脏兮兮,特别瘦小,护士们都不愿意碰他,觉得他太恶心了。
多尔多对他讲:你很爱你的妈妈,是的,每个孩子都爱妈妈,因为你在妈妈肚子里住了10个月。妈妈在孕育你时,就知道要把你送养。可是你很怀念妈妈,你不想离开妈妈。
所以,你想把每个人都变成了那个会抛弃你的妈妈,你把自己弄得浑身脏兮兮 —— 这样别人就会嫌弃你 —— 他们就都变成了你的妈妈,是不是?
可是你的妈妈把你送养,是她认为,你会比跟着她获得更多的幸福,她是希望你拥有更好的生活呀。
孩子专注的听完医生讲完这通话,神奇的是,他不再一天到晚嚎哭,也不再呕吐,湿疹很快也好了,不久就体重正常,后来顺利被收养家庭收养。
多尔多医生的这些话,如果是对一个成年人讲,来访者需要消化理解很久,反复多次,才可能产生效果。然而对于婴幼儿,一次就够了。
婴幼儿什么都明白:明白家庭关系,明白母亲的心理状态,明白家里所有隐蔽的冲突。比大人更精准理解语言。
—— 只是,婴儿没有能力整合这些冲突,没有能力靠自己回到中正的、事实的位置。
精神分析师把事实清晰的告诉婴儿,帮助婴儿整合这些信息,回到事实的位置,婴儿立刻得到疗愈。
03
母亲是否懂精神分析
不是育儿的必要条件
我认为,即便妈妈不懂精神分析,但只要妈妈自身能回到事实的位置,临在地陪伴婴儿,婴儿就会借助妈妈的临在,而回到事实的位置,完成自己的整合。
多尔多是个传奇的人,她小时候就观察发现,小伙伴们的疾病都是“身心疾病” —— 都是不愉快的养育经历带来的。于是她小时候就立志成为这样的医生,帮助孩子们从身心痛苦中解脱。
我猜想,人类灵性的巅峰,可能就是婴儿时期,处在对事实的感知力和理解能力的巅峰。
后来,随着被自信的父母日复一日地教育,逐步变成麻木愚钝。尤其是睡眠训练这类东西,直接从婴儿时期摧毁孩子的主体性。
太多成年人,在理解一个事实前,往往需要反复经历被事实打耳光,而后才可以看清。
孩子的灵性和智力成长,真是没有什么比父母保持谦卑更重要了。
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多自信,孩子的逻辑就有多破碎。父母有多谦卑向孩子学习,孩子就有多智慧。
作者 | 李雪
心理学学者,新浪微博@李雪爱与自由。著有《当我遇见一个人》《走出剧情》《有限责任家庭》。当当、京东、淘宝、亚马逊,全平台在售。
公众号 | 初心心理
公众号 | 李雪爱与自由
编辑 | 林诗野
插图 | 姜文电影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截图
04
什么才是爱的感觉
视频里,李雪穿的是她自己设计的 Inner Calling 驼金花朵领中式纯羊绒套装,扫码即可购买。
05
黄玉玲老师线上电影工作坊《 故事知道怎么办 》来啦 ~!仅限18岁以上女性参加,限60人。
这是第二期电影工作坊,第一期直播期间招生满了所以没有在微博上宣传。
通过对第一期学员的观察,我再次得以确认,通过电影的方式进行心理工作,是一种轻松又很有精神深度的方式。
经典电影,呈现出人类潜意识中的故事原型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电影,都值得细细观察品味思考。
通过经典电影,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解读,其实也是在解读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事。
那为什么要解读电影,而不是直接解读具体一个个学员的故事呢。
这一点我和玉玲老师认真探讨过,直接解读一个人的故事,很具有挑战性,需要在更亲密和安全的关系里,比如一对一咨询,线下团体建立安全感之后。
因为人很容易对自己的故事产生羞耻感防御,或者深陷剧情里迷雾重重看不清,通过电影这个媒介,我们能够更安全放松的、以观察者的视角去厘清故事里的精神动力。
在这个线上工作坊团体中,玉玲老师会跟大家一起,通过电影里的故事,照见自己内心的力量。
黄玉玲老师带课程,跟我犀利一针见血的风格有所不同,她拥有着一种伟大的女性力量:它很温柔,具有宽广的包容性,能承托各种发生,照见它们的存在,静待它们的发展。这种一种强大的生命韧性,女性痛苦之身磨练出来的生命力。
上一期小伙伴课后创作了一首诗,分享给大家:
《 我和我的33天 》
我看见胆怯,
也看见勇敢。
我看见逃离,也看见扎根。
我看见虚假,也看见求实。
我看见拥抱的温暖,
也看见孤单的死寂。
我看见流光溢彩的梦,
也看见蒙蔽双眼的黑。
那些美好的阴暗的都是我。
而我终将卸下面具。
我终将圆满。
《 故事知道怎么办 》
创 造 性 表 达 线 上 疗 愈 课
第 二 期
《 野性的呼唤 》
2023 年 03 月 11 日 ~ 04 月 15 日
导师:黄玉玲
06
微信公众号自带关键词搜索功能:
首先,点击文章题目下面的公众号名字“李雪爱与自由”。然后,点击屏幕右上角的“放大镜”搜索图标。接下来,输入您想搜索的关键词,比如“教育的本质”,再点击“搜索”按钮,即可通过关键词查找往期推送的文章啦。或者如图 ↓ 操作。
辅 助 阅 读
《 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 》
《 孩子如何跨越阶层,靠学区房吗 》
《 没忘了做孩子的感受,就能做好父母 》
《 养育出温情又智慧的孩子,特别简单 》
《 每天都在消磨你智力的,是什么 》
《 有爱的能力,是什么样子 》
点开这颗跳动的心,来初心心理社区,看李雪直播,向老师们提问,唠唠你的人生故事。初心心理社区,咱自己的心理社区。
我是作者李雪,感谢你的打赏